作品往往反映出作者的核心價值觀,可以感受到導演因為自身經歷而漸漸將創作目光聚焦於家庭生活。
第一次接觸到細田守是《跳躍時空的少女》,然後是《夏日大作戰》,這兩部的劇情複雜度和深度都替當時的動畫界投下震撼彈,尤其是《夏日大作戰》的畫面壯麗感著實讓人驚艷了一把,或許是這兩部作品格局太大展現出不同於一般動畫的野心,導致後來看將重心縮限於親情和家庭的《狼的孩子雨和雪》及《怪物的孩子》時,總覺得沒有前作精彩。
在細田守有了孩子且經歷育兒生活之後,或許認為孩子才是他當下要專注的功課,作品也越來越多養育孩子的糾結和煙火味。
《狼的孩子雨和雪》展現出母親的韌性,《怪物的孩子》則藉由無血緣的師徒呈現無盡的父愛。
養育孩子過程中父親和母親對於孩子付出的精神和力氣,那種想要將孩子小心呵護在手中卻又不得不放手讓他們自行闖蕩的矛盾不捨,很能勾起為人父母的感慨。
《未來的未來》裡許多關於小孩的細節刻畫,四歲的小孩對於突然加入生活的手足感到嫉妒,拚命想喚起大人們的注意,故意將玩具弄亂、耍賴、躺在地上撒潑大喊⋯⋯
活靈活現地呈現那個年紀的小孩面對不安時無法妥善處理情緒的舉止。
若不是進入家庭時時陪伴孩子是觀察不到的,可見細田守並不是只顧在外工作而不管家庭的傳統日本男性。
若不是曾有過奶爸的經驗,是沒有辦法將刻畫得如此寫實讓人會心一笑的吧。
同時這部片有別於過往那些總是刻畫父親出門上班而母親鎮守廚房忙於家務的動畫片段,算是替目前男女平權的時代潮流留下一個紀錄。
庭院中央的木棉樹是記載著家族切片的歷史之書,透過樹的牽引,小男孩得以前往未來和過去分屬家族成員的不同時空,了解那些他所不認識的一面, 透過這幾次穿越接觸,他也見識到了身為一個小孩生活在那棟漂亮建築裡見識不到的風景。
正是這些一段段的喜怒哀樂切片,構成了一個家族的宏觀樣貌,將生命延續下去。
過往有穿越時空題材的故事,主人翁都希望藉由穿越時空改變過去或未來已達成某種救贖目的。
然而小孩子是很純粹的,他的穿越之旅就像是以身歷其境的方式去翻看家族歷史,從而知道了現在還是小娃娃的妹妹以後會長成大人;母親也曾是和他一樣大的小鬼,將房間弄亂了會被大人責罵;從未見過的曾祖父展現出超出身體侷限的堅定意志,在他心底立下了精神標竿。
不過我覺得劇情相當破碎,並沒有辦法心無旁騖地沉浸在故事裡,常常會覺得許多橋段冗長意味不明,節奏也很怪。
加上人物塑造實在不夠吸引人,難免有些不耐。(上白石萌歌的配音是一大敗筆,讓人超級出戲,哪個四歲小男生會是這種聲音?倒是福山雅治的聲音很性感,替曾祖父這個角色加分了不少。)
結果整部片看完最有印象的是他們家的房子啊!

日本好像有很多這種蓋在坡地上的房子,
全能住宅改造王裡有不時也會有坡地上房子的改造案例。
看似佔地寬廣的空間被斜坡切割得畸零,
建築師們想方設法最大化利用被切割開來的空間,
盡量引進天光並在垂直夾層生出空間,
讓視覺觀感有超出實際坪數的效果。

細田守特地找了真的建築師谷尻誠設計劇中的房子。大塊大塊的直角和開放式廚房,以及房間規劃都打破就是住宅的框線。一看就知道很有當代設計的風格,連傢俱都符合潮流,例如分別選擇不同風格的椅子去搭配餐桌,而不是如以往直接使用成套桌椅。

甚至還藉由外婆的台詞吐槽了一下:「難道跟建築師結婚就不能住在正常的房子了嗎?」

房屋中央用玻璃窗隔出庭院,種植樹木草皮,將屋內隔間都打掉,大片落地窗營造出明亮通透的氛圍。
因為要照顧兩個幼童,設計沒有明顯的牆壁阻斷,感覺視野比較開闊也比較安全,可以一眼望盡家中各成員動向。

屋子的設計好看是好看,採光和空間的設計都很舒服,尤其是作為主要生活空間的餐廳,長桌同時兼作餐桌和工作桌,坐在桌邊工作時可以同時望見庭院和遊戲間。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讓整個空間籠罩在悠閒溫暖之中。


然而實際要住的話應該不會住在這樣的房子吧,光是要去開個門還要先將孩子放到遊戲間,再回到上一層然後才有辦法下樓梯去開門。空間與空間以一條道通到底的樓梯相連,不管要移動去哪塊空間都要在階梯上上下下,有夠累。
看完的心得:以為自己是要看一部親子療育動畫,結果原來是居家裝潢全能住宅改造王啊。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