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n Muted Organic Abstract About Myself at Work Creative Presentation (5)

 
 
 
作者:秀木成林
人物:邵箐X魏景
關鍵字:穿越/皇子復仇/孫子兵法/三國演義
一句話簡介:絕境中互相扶持,逃亡皇子打回來復仇。
一句話推薦:適合拍成電視劇,並且更名為《皇子奮鬥史》。
推薦度:4/5
回頭率:60%
 
 
       
 
        這是一部很認真在打仗的小說。真的很、認、真、在、打、仗。
        看書名會以為是女主角宮鬥逐步翻身向上爬的故事,沒有!我不懂書名為什麼要這樣取?根本兩回事!整個故事就是皇子復仇記!女主除了最開始將皇子從殺手底下救出,然後一起艱困地隱姓埋名逃亡,後面基本上就沒她的事了。
        當初看別人心得說戰爭一場接一場,實際上呢,真的就是一場串著一場,串串相連無停歇,除卻前面約五分之一男女主角隱藏身份站穩腳跟,全部都是在戰爭。
        花很大篇幅寫各種排兵佈陣、連橫合縱、反間又反反間,根本兵法教科書。然而男主有攻無不克的戰神之名,這些鉅細靡遺的對戰,包含敵陣的各種考量計謀就顯得有些雞肋,因為男主就沒輸過啊!每次都輕鬆化險為夷,顯得對手們的計策很不夠看,淪為襯托男主的背景。
 
女主角甫穿越就面臨在押送途中面臨刺客滅口的情景,她知道唯有抱緊武力值最高的齊王也就是她的丈夫,才有可能逃出活命。於是與齊王攜手合作殺出重圍,幾度在生死邊緣徘徊,撿了路上屍體的就職調令,偽裝身份當起了小縣令,藉著剿匪趁機逐步擴張兵力,甚至幹掉頭頂上司。
正好由於皇權更迭太過倉促,原本是小透明的無能皇子突然上位,沒有受過儲君教育的年輕皇帝剛愎自用,加上治水政策出錯,民怨四起,造成流寇趁機起義,各地豪強跟著響應,於是齊王冒充地方官卻做出軍備擴張的行為就沒那麼惹眼,反而在亂世中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勢力還不夠大時,齊王還想盡辦法掩蓋身份,後面亮出皇子名號就名正言順揮軍入京。與男主的游刃有餘相比,新皇顯得像跳樑小丑,也會讓人覺得男主先前竟然被這樣的對手算計實在太瞎。
畢竟對手是要旗鼓相當才有被稱為對手的資格,但是這個最終boss被描寫得很沒挑戰性質,讓這整段復仇記少了那麼一點臥薪嘗膽忍辱負重終爆報大仇的快感。
(對手就那麼廢,打起來一點都不爽,只會質疑自己是有多笨才會落入被動局面吧?)
 
       前面說了這篇小說應該更名為「皇子奮鬥史」, 齊王魏景原本是人生勝利組,除了是軍事天才戰無不勝,與太子兄友弟恭,即使太子即位也不會面臨因為功高震主而被猜忌的風險,然而卻因為太不設防而被簡單的計謀輕易誣陷,嫡母嫡兄被陷身亡,又被忌憚的新皇追殺的危險。從原本意氣風發有未來皇帝的兄長撐腰的戰神,被孺慕的父親和沒瞧在眼裡的庶弟算計,不僅驟失最親近的家人,還淪為待宰羔羊。
       天之驕子的世界被意料之外的人顛覆,受到的精神創傷必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因此脾氣越來越暴戾,手段也變得殘暴。邵箐覺得魏景對世界的憤恨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讓他走上暴君的路,於是她自認要當個拴住魏景的韁繩,在他快走上歪路時將他拉回。
可是我覺得女主是因為一直與男主保持距離置身事外才能做到很旁觀者清,沒辦法痛其所痛,才會有那些很聖母的擔憂,若是真的能夠體諒對方的痛苦哪怕千分之一,
應該都會想辦法找其他方式幫忙排解男主恨自己無法盡快手刃仇人的痛苦,而不是每當男主恨自己恨世界到快要爆走時說些無關痛癢的聖母屁話。
       但是因為邵箐是魏景被世界背叛時的唯一浮木,所以魏景願意為了她的觀感而改變。
     (我個人是覺得,女主那種認爲自己要矯正對方扭曲心理的心態就有點自傲,認為自己一定可以改變對方的心態也很像古早言情小說聖母病女主?)
 
       對於魏景來說,邵箐在他最落魄無依時,幾度冒著生命危險,對他不離不棄。他理所當然想成女主對他情深意重。然而對於邵箐來說,齊王與其說是夫君,更像是與她一同奮鬥的夥伴。雖然她也動過離開的念頭,但是當她發現女人想要不依靠男人獨自在古代生存,幾乎不會有好下場,就認命地繼續當王妃,畢竟齊王的確是她最好且唯一的選擇。
 
       一邊是將對方當成浮木救贖,一邊是將對方當作大環境下不得已的選擇,兩邊的感情從一開始就不對等,直到最後都沒有覺得出現什麼甜情蜜意的火花。
 
       覺得男主魏景除了長得帥,軍事謀略傑出,好像沒有其他太鮮明的個性刻畫。唯一讓人覺得比較心動的大概就是他受古代教育長大,卻不會阻止邵箐拋頭露面參與政事,給予另一半很大的發揮空間。
       
       身為皇子,卻不是臭直男這一點就很值得加分(?)但是習慣讓女主幫自己穿衣等等大男人巨嬰行徑又扣分扣了回來,造成這角色有種矛盾的中庸感。
 
       而且男主大部分時間都在很認真打仗,除去開頭男女主角流亡躲藏有點刺激緊張的橋段,後面大概五分之四都在打仗,鉅細靡遺,簡直以為自己在看三國。
       
       但是關於戰爭的部分,雖然作者很用心在鋪陳,讓男主從冒充地方官吏開始藉著剿匪逐漸明正言順擴張自己軍力,一個郡一個郡地打出去,乃至攻陷一個又一個州, 慢慢擴建勢力逐步逼近京城。但是因為男主原本就有戰神之稱,所以幾乎是勢如破竹,沒有敗過,順風順水到很無聊。
 
       老實說戰爭的部分,雖然詳細,但是連看了幾場卻顯得雞肋。我覺得滿大原因是由於作者雖然安排了群雄割據,但是對於這些男主對手的刻畫都很簡略。顯得雙方對峙時力道不均,無論對手或勝或敗,讀者都不會有太多感覺。
       
       猶記得許多年前在看鐵勒的百年江山系列,被裡頭人物因為各自為主而不得不狠心反目的情節戳得感慨不已。戰爭除了有兵法,最重要的是牽涉其中的人,真正的打仗並不只是靠著冷冰冰的沙盤推演就能獲勝。作者花很大篇幅描寫戰場上各種計策,反而有種自己是不是在看兵法教科書的錯覺。
 
       戰爭的部份真的是有用心在寫,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誠意,然而要說有多精彩,又不到耳目一新的程度,也沒有隨著戰事進展而心情起伏的緊張感,這部分就見仁見智。
 
       在人物刻畫上,除了男女主角,其他人物都沒有太多立體刻畫,不論是幕僚還是武將好像都差不多。就連男女主角也有種樣板人物的感覺,若要我簡單用幾個關鍵字形容男主或女主,還真有點困難。
 
       男女主角的對話也很像從瓊瑤小說走出來的人物,很疑惑作者是不是因為古代背景而故意寫得這麼生硬。
 
       女主擔任著救贖男主的重要角色,在安慰思念母親和兄長而悲痛不已的男主時,只會翻來覆去說些「母后和兄長在天之靈一定不願意看到你這個樣子」之類的廢話。
 
       廢話人人都會說,廢話中的廢話就不是人該說的了。
 
       作者大概沒有遇過驟失摯親的情景,女主說的話都是最不該對倖存者說的話,導致我對女主的觀感直線下降。
 
 
 
       若是抱著想要看亂世兒女感情糾葛或想被發糖的話,本部小說要讓你失望了,然而若是喜歡看歷史正劇軍事片的人在閱讀時可能會滿喜歡的。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obodyisme 的頭像
    nobodyisme

    Nobody's Note

    nobodyis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