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戀戀書中人》、《書中字有夢女神》
大陸譯名一向令人倒彈,
這次我卻覺得戀戀書中人這個名字遠比什麼客製化女神要來得恰當也浪漫許多。
一開始得知是由小太陽的願望的導演夫妻所執導的便一直引頸期待,果然不負所望。
清新的愛情小品,在觀看的同時可以對於思考男女之間的關係有更多面向的思考。
「虛擬人物活了過來進入真實生活」一直是個十分好發揮的有趣題材,有時筆下人物隨著作者的操作而改變更提供了後設的討論空間。
例如:《口白人生》、《開羅紫玫瑰》、《虛擬偶像》、《蘭花賊》⋯⋯都是經典值得一再討論的佳片。
先前大部份這類型的電影都較著重在描寫虛擬與現實之間的分野,以及藉由虛擬與現實的對比反應人心。然而這部片雖然有個看似魔幻的前題,實質上是藉著這個設定討論愛情的本質。
談戀愛是兩個人的事,然而身處戀愛中的人終究不是對方,無法事事切合對方心意。
許多人會對戀愛對象有所期待,或過於理想化,在心裡擅自替對方做了許多設定。當對方表現不如自己預想,當對方有情緒脫出自己掌握時,應該都會有希望心想事成的念頭,希望對方不要再生氣希望對方可以表現得如何如何。
然而當情人可以完全順著自己意思改變時,這樣的情感還是愛情嗎?
Calvin創造出一個夢中情人,活潑、可愛不按牌理出牌的古怪女孩,他的哥哥一開始就以過來人的口吻告訴他,這種麻煩一堆的古怪女孩看起來很吸引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能當理想伴侶,點出了理想終究是理想,或許也可以與那句老話做呼應:「喜歡的和適合的未必會是同一個」。
Calvin沒什麼朋友,生活中基本上只有一隻狗相伴,會與他連絡的只有他的哥哥和他的經紀人。由此可看出他自是不擅長與他人相處,而且與唯一交過的女朋友分手後五年間再沒有過新戀情。不擅與人相處,有時也是因為不擅長順應對方做調整,八面玲瓏的人通常都很能隨著相處的人變化自身身段。
最初看來一切都很美好,Calvin的夢中情人活了過來,一切都符合他心中希冀的條件,Ruby完全符合他的期待簡直完美無缺。
可是就像所有情侶一樣,時間久了彼此開始有摩擦,會因為他們生活之外的其他人吵架,或是由於太常膩在一起生活中沒有各自的空間讓衝撞更頻繁。
當Ruby心情低落時,沒有經驗的Calvin不知該怎麼做才可以讓她更好,於是他拿出稿子打出字句讓Ruby變成一個開心的人;當Ruby想替自己保留一點空間而不常待在Calvin的身邊,Calvin同樣不知該如何挽回,只好又依賴文字將她改成黏自己黏很緊的橡皮糖。
Calvin的舉動全是出於自私的想法,因為不想讓自己難過而去改變對方,卻沒有了解或體諒對方舉動背後的心情。
直到Calvin與前女友在派對上偶遇時告訴他 “The only person you wanted to be in the relationship with was you.”
然後因為前輩作家在泳池向Ruby調情而讓他們倆大吵一架,Ruby終於抱怨:
“你總是有那麼多規則,卻都放在心裡從不告訴我,總是要等到我觸犯了哪一條,你才發脾氣讓我知道。”
這大概是多數情侶吵架的根源,我們會覺得對方應該要了解自己心中所想的做出則自己滿意的舉動,卻常常忘了對方並不是自己,我們是在跟一個陌生人而不是另一個自己談戀愛。
結局當然十分老梗 ,最後Calvin決定放手還Ruby自由,替他們倆的故事寫下Ruby離開的結局,再見面時Ruby看似完全不記得Calvin是誰,還看著以她為主角的Calvin的新書,在與Calvin彼此介紹後,那句「我們可以重頭來過嗎」讓他們之前的相處生活更加虛實不明,添加曖昧的解讀空間。
保羅迪諾超級適合這個角色,從《小太陽的願望》起就一直滿喜歡他的,除了他長相特別極好辨認之外,還散發出一種有點傻有點怪有時還帶點變態的特殊氣質。所以在《小太陽的願望》裡即使他不說話仍能感覺到他強烈的存在感,另外在《黑金企業》裡也絲毫沒有被丹尼爾戴路易斯這種大咖壓過。
飾演Ruby的柔衣卡山除了同時是這部片的編劇,也是保羅迪諾在現實生活中的老婆。看到這資訊時真覺得他們是才子配佳人,好令人妒羨。
所以每當他們親暱擁抱時流露出的氛圍總是好甜蜜好舒服。(話說在他們過馬時Calvin因為接電話而鬆了一直握住Ruby的手,直到過馬路才發現Ruby沒跟上回頭去找她的那一場戲,Ruby嚇得站在原地一雙大眼盈滿淚水楚楚可憐的無助樣,應該很能勾起男人的保護慾吧。)
by the way叫Zoe的怎麼都那麼可愛呢??例如Zooey Daschanel, 她們除了名字像長得也有一點點類似,連角色個性都有點重疊了,不過Zooey在戀夏五百日裡似乎更怪更令人難以捉摸,嗎。